全媒體首席記者嚴俊杰 通訊員李樊
雙手放在握把上,3秒鐘后體育器材就能讀出心跳數;站在橢圓機上隨著動感音樂運動,幾分鐘后器材就能報出消耗的卡路里數;用微信掃一掃,器材還能記錄你每天的運動情況,給出一份運動報告……
12月27日,在襄城區尹集鄉肖沖村,全市首個智能健身路徑引得前來游玩的游客嘖嘖稱贊。一位騎車來游玩的大爺伸出大拇指稱贊道:“這比城里的健身器材還先進!”“群眾可通過掃描App查看個人運動次數、運動時間、能量消耗等數據,并利用智能系統實現科學健身的效果。”肖沖村黨支部書記肖國斌說,不僅村民對這套健身器材很稀奇,連許多前來游玩的游客也沒見過。
肖國斌告訴記者,這套體育器材所處的位置以前是一個臭水坑。今年襄城區文旅局投資30萬元在這里修建了智能健身路徑,結合項目落地,他們對周邊環境進行了改造升級,受到居民的歡迎。“按照上級部門要求,我們正在推動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襄城區文旅局副局長宋林琳表示,今年他們指導建設了10個文體廣場和10套全民健身路徑,并撥付專門經費,指導臥龍鎮回龍村和尹集鄉青龍村、木橋村,配套建設文體廣場和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文體設施。
12月26日上午,在尹集鄉姚庵村,32歲的黃強和家人在陽光下打著乒乓球,他的女兒則抱著一個籃球在旁邊的橡膠墊上玩。
今年10月9日,姚庵村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項目包括懸浮地板、籃足一體式籃球架、室外乒乓球臺、移動式排羽球架、智能健身驛站(8件套)、標志牌、燈光系統等體育設施,并配套建設姚庵村鄉村大舞臺。“以前沒有這些健身設施,回家只能睡覺,要不就玩手機。”黃強說,他是貨車司機,開一天車后回到家特別想運動運動舒展身體,但以前這都是奢望。現在,他每天晚上都要到運動場上打乒乓球,“至少2個小時。”“我們周邊有115戶村民,每天晚上這個廣場都有兩三百人。”姚庵村治保主任董萬峰說,村里打乒乓球的人特別多,目前他們正準備和黃強商量,在農歷年前組織一次乒乓球比賽,“讓大家開心開心,提振點精氣神。”
隆中辦事處花櫟木店村婦女主任陳建華也沒閑著,67歲的村民魯義蓮希望她在春節前夕組織大家在新建的廣場上舉辦一臺聯歡會。
魯義蓮說,今年7月,村里把過去廢舊的倉庫拆掉,建起了廣場,這里不僅配套了健身設施,而且有娛樂室、日間照料中心,“每天下午,老人們在這兒曬太陽、健身,日子過得可舒坦了。”“以前都是各家顧各家。文體活動的開展,拉近了鄰里關系。”魯義蓮覺得,應該搞一臺晚會,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據宋林琳介紹,今年8月,該區獲批100萬元省級鄉鎮A類、20萬元村(中心村)A類和50萬元市級鄉鎮B類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建設指標,目前已完成尹集鄉市級鄉鎮B類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建設任務。“9月,我們完成了市級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申報工作。”宋林琳表示,襄城有20個村參與申報。未來,他們將幫助更多村組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讓更多村民盡享健康生活。
責任編輯:劉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