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午,湖北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武漢開幕。連日來,住襄省政協委員在各駐地小組學習省委書記應勇在開幕會上的講話,圍繞省政府工作報告和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開展熱烈討論。大家紛紛表示,這次會議進一步增強了大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堅定了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的信心,將立足工作崗位,發揮委員作用,為襄陽“一極兩中心”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楚才興鄂”科創行動計劃,培育和引進更多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創新團隊。推行重點項目“揭榜掛帥”,讓科技創新千里馬競相奔騰。要建設高層次創新平臺,支持襄陽打造區域創新中心。“這些措施將有力提升湖北的科技創新能力,也使襄陽迎來了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省政協委員鄧康清說。
鄧康清告訴記者,此次參會,他準備了科技領域的提案,建議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強頂層設計,加大科技創新經費的投入,著力改革并優化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模式;出臺更好的人才引進政策,構建適應科技創新的分配和激勵制度,讓科技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為發展不斷注入創新源動力。
“省政府工作報告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引領性和可操作性,讓人很受鼓舞。”省政協委員楊興明說,他最關注的是報告里增強科技創新支撐能力的內容。
楊興明認為,高質量發展關鍵靠科技創新,而科技創新又必須依靠人才支撐,人才最終要依靠一流的教育、優秀的師資力量去培養。襄陽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優勢,緊緊圍繞本地的產業發展實際,培育緊缺型專業技能人才,努力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推動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此次參會,楊興明還帶來了《優化整合科技資源 助力做強實體經濟》的提案,希望相關部門、科研院所優化整合科技資源,加強玄武巖短切纖維、復合筋等產品在交通領域的應用研究,使玄武巖纖維產業在我省真正開花結果。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漢江生態廊道,接力繪就綠滿長江、水潤荊楚的錦繡畫卷。這為充分發揮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綜合效能指明了方向。”省政協委員肖萍說,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是目前我省重要的水利民生工程,推動該工程充分發揮綜合效能,對促進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肖萍希望,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加快建設“生態綠廊”,有效改善沿線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北,讓城鄉更安寧、群眾更安樂。這讓我感到非常振奮。”省政協委員孫先華表示,近年來,各地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堅持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治理重心下移,織密綜治網格,治理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孫先華希望,下一步,各地能夠進一步發揮黨組織核心、堡壘作用,確保有人管事;規范村級事務運行,確保按章理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確保有錢辦事。積極探索依法治理新途徑,用法治為農村有效治理打下堅實基礎。樹立社會文明新風尚,筑牢鄉村治理的根與魂,有力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邁上新臺階。
來源:全媒體首席記者朱科
見習編輯:秦小芳|審核:曲慧
校對:周建春|終審:牛莉萍
運營:襄陽日報社
請輸入驗證碼